考古学是如何在中国孕育而生的?又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在这个过程中,又由哪些人带领中国考古学走上了重建中国古史之旅与新学术之路?
日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正式上市,该书是一部系统阐述中国科学考古学早期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作者陈洪波站在百年前考古学“国家队”的角度,系统勾勒了中国科学考古学从萌芽至壮大的轨迹,为读者们呈现了中国科学考古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殷墟博物馆馆长陈星灿为该书作序,强调史语所在中国近代科学考古学兴起中的标志性地位,指出研究史语所考古活动,不仅是对中国考古学新生面貌的描绘,也是对近代中国科学蹒跚前行的写照。书中通过“了解之同情”的视角,聚焦于安阳殷墟的十五次发掘,展现了那个时代考古人的艰辛探索与风云变幻。
陈洪波深入研究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1928年至1949年间的考古活动,特别是安阳殷墟发掘,详细梳理了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发展及影响。他不仅参考了大量已出版著作,还亲赴台北南港史语所查阅档案,观摩遗物,成功复原了史语所考古活动的生动细节。
殷商考古是中国科学考古的缩影,史语所的十五次殷墟发掘则是我们追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出发点。通过这些发掘,中国第一代最重要的考古专家几乎都是从这里走出来,他们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更为中国考古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以“了解之同情”的笔触,将大时代下中国第一代考古人的重任与无奈尽皆投射于安阳殷墟的十五次发掘之中。他们置身“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内忧外患的乱世中走上重建中国古史之旅与新学术之路。
除了学术性和故事性的结合,本书还注重温度与广度的融合。作者通过对傅斯年、李济、董作宾、梁思永、郭宝钧等一系列考古人物的细致入微的分析和生平考察,行文充斥着“了解之同情”,将时代给予史语所考古人的重任与无奈尽皆付于长沙一隅的一餐饭、一场醉,令人思绪万千。通过对这些考古人的人生、思想与精神进行呈现,构建了一座考古名人堂。
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中国科学考古学的起源背景、史语所1928-1949年的重大考古活动以及民国时期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遗产等诸多方面。书中不仅展现了考古田野工作的流程与技术,还深入探讨了背后的学术理念、组织策略、政治斗争以及与各方力量的博弈,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南京历史语言研究所同仁合影
书中配有83幅珍贵图像及档案材料,这些图像照片、档案资料将考古活动以最真实可触的形式呈现于大众面前。作者陈洪波为了还原当年的现场细节,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购买了一批原版图片,并增补了一批史语所档案材料,包括《史语所旧档文书选辑》及作者访问台湾史语所期间复印的独家资料。通过这些照片和资料,读者仿佛穿越时空,在一次次发掘与思想碰撞中,体味中国文化之绵厚、历史之辉煌。
在当今社会,“考古学”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随着考古资料的大量积累、科技考古手段的普遍应用以及各类学科的交叉发展,我国考古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考古学早期发展历程的重要窗口。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考古学在中国孕育而生的背景、过程以及意义,从而更加珍视和传承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
记者:钱欢青编辑:徐征校对:杨荷放